当前位置:> 首页 > 软装配饰 > 中式灯具 >
古代灯具中的传统文化要素 ----[四合茗苑](图文)

 灯具除具有基本的照明功能外, 还具有对环境的 装饰美化功能。中国古代灯具是承载着光与环境、 人 性、 需求的物质形态媒介, 其形态语意在象征语境中 使人与环境及自然相互和谐, 交相辉映。通过对古代 灯具发展的研究, 总结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影响作用, 对于指导现代灯具设计大有裨益。


  “镫” “ 登” “镫” 字。 与 通用。秦代汉字发生隶变以后, 创作了形声字 “燈” 作为照明器具的对应文字, 燈” “ 比 “镫” 表示的意义更加准确, 因为此时灯由石、 陶和金 属等多种材料制作, 青铜只是其中的一种, “火” 而 是 灯的最基本特征, “燈” 这样 字就最终科学合理的定性 了。再后为了书写方便,“燈” 将 简化为 “灯” 。 1.2 “灯” 形的演化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 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 物, 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 而具有一 定形制的灯的出现, 则是人类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成 果。早期的灯, 类似陶制的盛食器 “豆” 。上盘下座, 中间以柱相连, 虽然形制比较简单, 却奠立了中国油 灯的基本造型, 见图 1。此后经青铜文化的洗礼, 加之 铸造技术的提高, 油灯和其他器物一样, 在造型上得 到了重要的发展, 创造了中国油灯艺术的辉煌。从春 秋至两汉, 油灯的高度发展, 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 要求, 它和其他器物一样, 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 折射 了社会政治的规章法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 青瓷灯。

 

古代灯具图展示
中式灯具
 

    灯具源说
 “灯” 字的起源 灯, 繁体字写作 “燈” 本写作 , “镫” 。本义: 置烛用 以照明的器具。 镫” “ 从古代最初当作 “盛熟食的器 具”到转化为照明器具的称呼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 豆, 形似高足盘,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盛行于 商周, 多陶制, 最初是普通的食器, 后来用作祭祀的礼 器。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古人在祭祀时, 增加了 “瓦 豆” 也就是 , “登” 的功能, 成为照明的器具, 并且沿用 原来的称呼 “登” , 于是, 中国最早的灯诞生了。后来, 由于使用青铜的 “豆” 来当作灯具, 于是产生了秦汉时期建筑技术进步, 特别是斗拱的成熟和大 量使用, 此时建筑木构架中常用的抬梁、 穿斗、 井干 3 种基本形式都已成型; 庑殿、 歇山、 悬山和攒尖 4 种屋 顶形式也已应用, 使得建筑体量进一步增大, 多层建 筑逐步增加。由于室内空间的增大, 对于照明的要求 也有所增加, 必须有大型的灯具才能满足较大范围的 照明, 于是连枝灯应运而生。13 枝彩绘陶百花灯见图 2, 堪称我国汉代彩绘陶制灯具的经典之作。其灯高开始取代了青铜灯。而由于青瓷灯造价低廉, 易于普 及, 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 用。此后直至隋末唐初, 品种繁多的新材质不断运用 到油灯的制作中, 比如铜、 锡、 玉、 木、 铁、 银、 石、 玻璃 等。由于唐代经济的高度发达, 实用兼装饰或纯装饰 性质的灯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 像灯树、 灯楼、 灯笼、 走马灯、 松脂灯、 孔明灯等, 这些新的灯具 和灯俗烘托了那个时代盛世, 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宋代由于陶瓷业的发达, 各个窑口都有各具特色 的陶瓷油灯。而始于唐代的省油灯到宋代则广为流 行, 蜀中有夹瓷盏, “ 注水于盏唇窍中, 可省油之一 半” (陆游 《陆放翁集》 , ) 到明清之际时, 青花和粉彩 由座、 枝和盏组成。灯座下塑 盘、 有环绕的山峦, 间有神态各异的人物及虎、 鹿、 狼、 猪、 狗、 猴、 蛙等动物。等距的灯柱均涂朱红色, 羊、 兔、 灯 柱上伸出曲枝灯盏, 盏上插有火焰纹样, 枝上端坐 4 位 红色羽仙人, 陶灯共有 13 盏, 故亦称百花灯。其所塑 造的神禽异兽、 仙人跨龙等装饰性题材, 反映了汉代 社会祈求永恒幸福, “长生不老” 羽化升仙” 企慕 “ 的美 好愿望,令人叹为观止。 承重用砖至此在秦代就已广泛使用, 正是由于承 重砖的应用使得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划分。在划分后 的较小私密空间内使用油灯时, 由于以动植物油作燃 料, 如果没有充分燃烧, 产生的微细颗粒和灰烬浮游 在大气中, 随热气挥发, 造成室内烟幕弥漫, 环境污 染。古代劳动人民设计了带烟道的灯具, 将燃烧后的 气体经烟道收进管内, 既减少空气污染, 又节约燃料油灯成为新的时髦。此后油灯的发展下接外来的洋 油灯, 直至现代灯具的出现。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