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宝典 >
家电以旧换新扩容 新增产品符合国标

 

  日前,在2010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明确表示,将于2011年适当增加以旧换新家电产品的品种,但未透露具体新增产品的名单。连日来,家电企业围绕“以旧换新”政策新增产品种类展开了各种讨论和猜测。

  有行业观察家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就我国将于明年元月初实施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来看,新增产品种类应该会集中在“手机、打印机、复印机、热水器”这四类产品上。

  政策拉动作用明显

  据了解,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于2009年率先在国内10个城市试点,给予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10%的补贴,并于今年6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日前,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9日,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量已经达到3002.6万台,销售额达1126.9亿元,回收量3110.9万台,销售量和回收量均突破3000万台。

  一位太阳能热水器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传统大家电都借助以旧换新政策获得了大幅度的销售业绩,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将太阳能热水器纳入政策范围,推动这一低碳产品的普及应用。”

  不过,有家电分析人士却指出,“享受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产品,一般来说都要与国家实施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目录相配套。这一补贴政策其实是为下一步对相关产品进行强制回收进行产业铺垫。”

  目前,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的五大类产品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均已经被列入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中,届时上述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将由生产厂家向国家“废旧电器电子处理基金”缴纳5元—15元不等的处理费用。

  上述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的五大类产品,其政策有效期将于2011年底结束。这意味着,最快2011年6月国家将会公布新增以旧换新的产品种类。

 

  新增产品符合国标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根据此前已经讨论多次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除了现有的五大类产品,还包括打印机、复印机和手机,这应该是第二批纳入目录的产品。同时,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热水器,主要是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也有望被纳入回收目录。

  只要被纳入第二批回收目录的产品,理论上都会在一定周期内获得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扶持。不过,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却指出,按照国家已经出台的《制订和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的若干规定》,纳入回收体系的电器电子产品应当满足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大、废弃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回收成本高、处理难度大;社会效益显著、需要政策扶持等四项基本条件。

  当前,手机已成为所有家庭中保有量最大的产品,其电池及芯片主板对于环境的污染严重,且回收的社会效益也较为明显。而打印机和复印机的环境和人体危害性严重,回收成本和处理难度较大。燃气热水器的社会保有量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也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城市市场上已经面临二次换代热潮。

  令所有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感觉遗憾的是,这一产品并不符合上述条件,短期内无法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的扶持。

中国彩电业陷入一个怪圈,为获得微薄利润不得不为外资品牌代工,外资品牌又依靠低价产品进一步抢占本土市场。为回避与中国品牌直接竞争,此前在内地代工的日韩企业转而向台湾地区企业下订单,导致部分内地彩电企业的代工量大幅下滑,台湾代工企业的代工市场份额却增长迅速。

厦华电子在自我救赎的道路上,走得既艰辛又坎坷。

  近日,厦华电子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政报告显示,该公司当季共实现净利润2052.5万元,同比减少2216.6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厦华共实现净利润6139.3万元,同比减少35.22%。

  在中国彩电行业获利能力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可谓是差强人意。而得益于北美、南美、南非、澳大利亚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市场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厦华的海外销售增长了23%。有数据显示,去年厦华彩电出口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90%以上,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50%。

厦华方面表示,针对日元的持续升值,它将把对日本的出口作为未来业务新增长点。今年10月,厦华出口日本的彩电数量已达到5万台,而且订单在持续增加。厦华副总经理李永估计,到明年年底,日本市场的收入有望超过公司总收入的一成。

厦华进军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百思买拓展该国市场。目前,厦华是百思买最大的彩电代工商。另外,厦华也希望借助美国消费电子零售巨头的影响力扩大北美、南美等市场。

  厦华的境遇可以看作中国电视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影。除了厦华之外,康佳、TCL等本土彩电制造商在外部压力下也开始承接大量代工订单以求得转机。康佳曾透露,上半年康佳75%的营收来自代工业务。

  代工之惑

  厦华董事长王炎元曾表示,不管是自有品牌生产或是代工,出口或是内销,都是赢利手段,赚钱才是王道。不过,对于2004年曾率先向平板电视转型并一度占据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第一位的厦华来说,这句话不无酸楚意味。

   2006年,台湾面板厂商中华映管入主厦华后,在内地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海外市场同步萎缩的双重打击下,厦华连续3年巨亏,被证交所暂停上市并一度濒临破产。对终端产品和自有品牌缺乏经验的中华映管不但没有成为厦华的救世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厦华的沉沦。最终,厦华在中华映管的巨额短期借款的支撑下渡过最艰难的日子。

  2006年,厦华自有品牌贡献的收入曾超过代工,而当自有品牌不断被边缘化后,厦华再次选择转型代工。但转型需要付出代价,眼下,其在国内销售占比已经下降到两成多。对此,厦华电子品牌部经理苏再泉表示,这是企业特殊时期的决定,未来会壮大自有品牌,以后代工和自有品牌比例对半。

  据公开资料显示,厦华目前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40%,巨额的财务费用可能为承接更多代工订单带来了不利因素。苏再泉承认,资产负债率确实是企业的短板,公司也在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改变资本结构。

  厦华正艰难地从泥潭里爬起,而另一家彩电厂商却依然深陷亏损。TCL多媒体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纯利亏损9.91亿港元。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坦言,巨亏主要是清理库存所致。实际上,代工订单的减少也是导致TCL营收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7年,飞利浦原消费电子业务高管梁耀荣加盟TCL,同时带来不少飞利浦代工订单。然而,两年后,随着梁耀荣的离任,这些订单随即飞走。

  另一方面,为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价策略侵蚀中国市场,外资品牌让中国整机厂商代工的比例大幅上升。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的代工供货比例达到32%,比上一季度增加6%。摩根大通预计,今年液晶电视代工市场的产值将比去年翻一番,达到210亿美元,到2011年更将提高到300亿美元。

  有数据显示,飞利浦的液晶电视代工比重已超过一半;已亏损五年的索尼今年也将液晶电视代工比重由去年的30%提升到50%,明年则提高到70%-80%;而今年东芝出货量中的50%出自代工企业,明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70%。

台企获利

  据DisplaySearch预测,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视市场,销量达4000万台。中国彩电企业从增长中获利。

  表面上看,内地电视厂商也获得一些外资订单。不久前,康佳与东芝签署了70万台液晶电视代工订单。7月份,TCL控股子公司惠州TCL决定与东芝共同组建公司,而TCL在其中承担的角色就是代工。

  如此一来,中国彩电业可说陷入一个怪圈,为获得微薄利润不得不为外资品牌代工,这些外资品牌又会依靠低价产品进一步抢占本土市场。不过,为回避与中国品牌直接竞争,此前在内地代工的日韩企业转而向台湾地区企业下订单,导致部分内地彩电企业的代工量大幅下滑,台湾代工企业的代工市场份额却增长迅速。

  台湾拓璞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受惠于日系品牌大幅提高代工比重,台湾地区电视代工企业包括鸿海、仁宝、纬创等LCD电视厂商在今年的出货量增长都超过70%,整体出货量达4670万台,比去年增长93%。该机构认为,受到日、韩品牌厂商持续释单激励,明年台湾LCD电视出货量将达6250万台,预估增长34%。

  以索尼为例,DisplaySearch预计明年索尼的液晶电视出货量目标定在3500万台,其中一半以上代工业务落入富士康子公司群创手中,业界预计在2012年左右,索尼所有液晶电视都将由群创代工。在索尼高端电视机领域,台湾企业也有收获,纬创将成为索尼谷歌电视的主要代工厂商。此外,面板制造商友达也接到索尼电视机组装大单,于第四季量产,明年第一季可达50万台。

实际上,台湾企业的野心远不止这些。富士康先是在去年收购了索尼在墨西哥的液晶电视组装厂,今年又收购了后者在斯洛伐克液晶电视组装厂。前不久,郭台铭还以员工返乡创业为主发动“万马奔腾”计划,并与麦德龙合资的家电连锁品牌万得城电器,以期打造全产业链家电帝国,这充分释放了富士康进军家电品牌的信号。

  11月9日,欧盟委员会批准飞利浦把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电视机品牌销售和市场开拓等业务出售给全球最大液晶电视代工厂台湾冠捷。业界分析认为,收购飞利浦电视业务将使冠捷找到切入全球主流电视市场的突破点,努力摆脱低端代工形象,还有望借机跻身一线电视品牌行列。拓璞预估,明年该公司的出货量可达1800万台,比今年成长20%。

国内家电行业专家姜培峰认为,连年的价格战让内地彩电企业几乎榨干了自己,未来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将比日韩企业在价格战上更具优势和决心。

 

正在加载中...